「水墨異重奏 — 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即将开幕
“水墨异重奏 — 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承接上个展览系列的成功,应运而生,旨在挖掘水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回顾2021至2024年间,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创><艺互联”在大湾区九个城市举办了12个展览,带来了25位香港艺术家、设计师及一位深圳媒体艺术家的作品,以创意与艺术的崭新视野与内地观众交流互通。本次展览系列香港艺术家将以水墨为媒,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艺术家作“和而不同”的联动与对应。“异重奏”粤语谐音“二重奏”,期盼通过展览共奏出当代水墨的异调新韵。
“水墨异重奏 — 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将于9月24日(周二)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幕。
该艺术展览系列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香港艺术推广办事处及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共同筹划,将于2024年至2026年期间,邀请两位客席策展人高少康及朱德才,在深圳、广州、佛山及东莞四个大湾区城市中策划五场展览,邀请民众共赏当代水墨艺术的探索成果。
图源:深圳美术馆
首场展览将在深圳以联合展览的形式揭开帷幕,并不仅作为“水墨异重奏 — 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的序曲篇章,也是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一部分。另外四场独立展览则以一位香港艺术家伙拍一个其他大湾区艺术家单位的合作形式呈现。香港艺术家主要以水墨为主题或创作载体,其他大湾区艺术家则通过不同的创作媒介回应香港艺术家的水墨创作,藉此激发创意,展现当代艺术的探索成果及发展趋势。
本次展览系列主题“气韵新动”源于“气韵生动”,它不仅是南齐画家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之首,也是品评传统绘画的关键。而水墨画以笔为气,以墨为韵,鸣响和音,生命的流转动势自然显现。
在粤文化语境中,“生动”亦谐“新动”,锐意革新的岭南画派为水墨画带来了新的动能,而以岭南文化为根的大湾区城市在求同存异之中焕发的文化气象、奏出的交流之韵,正体现了这一“新动”之姿。
高少康,香港设计师和策展人。200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2002年获取志奋领留英奖学金,并赴伦敦印刷学院进修设计硕士课程。现任靳刘高设计合伙人,香港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深圳设计周2021联合策展人,高氏为中国创意界的代表人物。
专注创意事业发展二十多年间,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诚与探索。多年的创作经验及敏锐的洞察力,高氏的艺术作品渗透出独特的视觉面貌,对文化符号有系统性的探索。作为策展人,高氏联合策划了“北京设计周 — 两地三代四十载”(2016)、“真心应物 — 当代佛教生活美学展”(2020)、“香云见萩 — 国家非遗香云纱跨界艺术展”(2020-2021)、“打开天下太平的小盒子”(2021)、“与星星孩子同画画 — 关爱自闭症艺术共创展”(2021)、“深圳设计周2021”、“光合作用 — 南头古城光合社小绿洲”(2022)、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创><艺互联”(2021-2024)等创意艺术展览、“2024深圳文博会“无界 — 粤港澳青年艺术大展”(2024)。
朱德才,深圳设计师和策展人。2003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互动多媒体研究生专业。回国后创办英途联盟,专注于生活方式体验设计及创意创新研究,擅长将艺术设计与社会文化链接,实现品牌的可持续价值。作为深圳著名设计创意人,个人设计作品荣获多个国际设计奖项,曾担任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主席,组织策划众多国际重要设计活动。近年,成立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透过艺术策展及节事运营,推动各类文化艺术全方位发展,建立一个持续释放艺术活力与创意能量的互动交流平台。
曾参与策展的项目包括2023年“深圳 — 波兹南友城30周年双城海报联展”、2021年大湾区艺术展览系列“创><艺互联”、2021年 “Here is zine 东京香港深圳波兹南四地手工书创作展”、2018年深圳设计周“设计的可能”主题展、2018年深圳设计周全球创意城市展等。
冯永基,香港著名艺术家和建筑师,现为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入藏委员会委员、香港艺术中心董事局董事。他亦曾担任香港西九管理局董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董事、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和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客席教授。
冯氏曾于1990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于2008年获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长之艺术推广嘉许奖状;于2009年被授予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大奖;于2011年获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于2022年获《Home Journal》颁发终生成就奖。他曾在伦敦、巴黎、纽约、东京、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台北及香港举办个展,其作品广为各地博物馆收藏。
邱荣丰,香港艺术家。邱氏获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文学士(一级荣誉)及艺术硕士,现为该校中国艺术(艺术史)哲学博士候选人,并任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助理教授及香港不同机构的顾问。
邱氏专注于水墨的研究和创作,作品融合水墨的空间美学和当代视觉经验,试图扩展前人对山水的空间想象。他曾在香港及其他城市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及参与国际性展览,其作品获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M+、香港艺术馆及私人机构等收藏。
吴观麟,香港艺术家。1986年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修毕中国水墨画文凭课程,2011年获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艺术硕士。现于香港不同的艺术机构任教。
吴氏作品跨越不同的媒体,由水墨作品转化到装置、摄影、雕塑与及地景艺术,并参与设计及制作不少本地公共艺术项目。作品曾获多个奖项,包括1994年“香港市政局艺术奖”(绘画·国画素材)与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特别奖”等。其作品为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及私人收藏。
蔡德怡,香港艺术家。2011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获文学士,并于2015年获取艺术硕士,主修中国工笔画,期间曾赴浙江大学艺术学系及北京画院交流进修。她的艺术创作一方面探讨传统绘画语言、技法和材料在当代的运用和选择,尤其是水墨实践的各种可行性;另一方面尝试结合山水画与当代都市生活,进一步运用山水作为转化心灵和个人体验的绘画语言。
蔡氏曾获康本国际交流奖学金、出炉2011杰出艺术新秀奖、詹云白夫人纪念中国书画奖、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奖201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奖学基金才艺发展奖学金2014、刘国松水墨艺术奖2021优选奖等。她曾参与多个香港及海外艺术联展,作品为香港艺术馆、香港与海外藏家及机构等收藏。
邢莉莉,现生活及工作于深圳,是一位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艺术家。2008年,她参与推动“香云纱染整技艺”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创立“德玺见萩”品牌,主张“用中国的面料,做世界的设计”的品牌理念,创造属于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表达。
邢氏专注于非遗手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在时尚设计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她的作品《树生萩长》荣获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时尚设计金奖。同年,她带领团队设计并出品了香云纱国礼。2022年至2024年,她作为舞剧《咏春》的香云纱顾问提供协助,使这项无形文化焕发新生。其作品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
“_.WAV_Studio_”艺术组合由曹雨西和刘晓江创立,作品涵盖视频艺术、装置艺术、互动艺术和声音艺术。他们致力于通过数码化方式探索和解构现实生活,将日常场景转化为独特的作品。除了艺术空间,_.WAV_Studio_还在公共空间和网络空间展出作品,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曹雨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作品涉及声音可视化、创意编程和人工智能艺术。他的作品经常展出于各类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新媒体艺术节,也经常转化为公共艺术工程。2022年,曹雨西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导演。
刘晓江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现为香港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讲师,他的创作涵盖电子音乐、视听艺术等,专注于在剧场、展览和非常规空间中探索声音表现。
区廷柱,201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漆艺专业并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及工作于广州,任教于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区氏的创作去除了夹苎漆器物的功能性,使之成为独立静置的漆立体艺术。主要系列作品《塔》及《密闭风景》分别探讨古至今人们对于崇拜及权力转换为物体的共同形象,以及对自身周边自然环境的观察。他曾举办个展“寥寥”(2019)、“不完整轮廓”(2022)和双个展“暗示和碎片”(2023),作品曾于中国、德国、英国及意大利展出。
温秋雯,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油画专业,现生活及工作于广州。她擅长以纸艺为载体进行创作,同时在灯光雕塑领域亦有所研究。
温氏的多元材料复合装置《少女南狮》让她为公众所知,她对大良鱼灯、南狮等南粤传统元素在保留文化逻辑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与材质的解构再创作,拓展造景与情景再现,成为观者理解传统新造的剧场梦境化切片。她的作品具中国符号意涵,曾于巴黎、罗马、香港、澳门和内地多个城市展出。她亦曾多次参与不同的艺术节。
* 场地资料由场地方提供
展览资料由主办方提供并已校对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